①抽样调查30家券商中14家未有公开校招信息发布,占比46.67%; ②年内业绩表现尚可的自营等业务条线有逆势扩招迹象; ③较传统业务岗位,券商校招向信息技术岗位侧重。
券商2025届校招已经普遍开启,受到市场环境、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各券商校招需求整体收缩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抽样调查的30家券商中,有14家未有公开校招信息发布,占比为46.67%。
“校招缩水厉害”、“校招名额少,公司官网甚至不挂校招信息”、“校招需求相较往年也大幅降低”......凡此种种,校招规模下滑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券商校招收缩的背后,是券商收入增长压力的体现。尽管今年第三季度券商业绩回暖,也对第四季度业绩抱有较高的期望,但是这并不能缓解全年的业绩压力。
尽管校招整体不佳,但具体到业务条线却有所不同,年内业绩表现尚可的自营等有逆势扩招迹象;券商近年数字化转型加速,相较传统业务岗位,券商校招向信息技术岗位倾斜。
多种原因,有券商停止校招
上述数据一定程度反映券商校招“寒意”,通过和业内人士交流,更能感受这种“寒意”。
东北证券相关负责人称,公司2025届校招需求相较往年也大幅降低,同时业务条线岗位相较集中。主要分布在研究、投行、资管、固收及经纪业务条线,岗位以债券交易、机构销售、量化策略、研究员、股权或债券业务承做及助理财富顾问为主。
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,公司今年校招名额很少,公司官网甚至没有挂出相关信息。
“公司今年没有太大招聘动作,相关招聘缩水厉害。”有券商人士反馈称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券商校招整体不佳,但仍有券商逆势扩招。
华金证券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4年是公司成立的10周年,也是公司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元年。结合公司新的战略发展和人才引梯队培养策略,公司在今年加大了校园招聘的力度,一方面重启停摆的线下宣讲会,另一方面通过“校外宣讲课堂”、长期实习基地建立等方式重新重视校企联动工作。公司校园招聘力度的加大,首先是基于业务发展战略的明确,其次是新领导班子致力于建设具备华金“基因”的年轻人才梯队。
此外,在校招“蛋糕”整体缩小的同时,券商对校招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。
一位头部券商总部人员告诉记者,往年985高校毕业就可以进入总部工作,但近年对进入总部的人员门槛要求更高,即便是985高校毕业生进入总部工作也难度不小,竞争更加激烈。
降本增效应对业绩挑战
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状况?探究背后的原因,主要是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,券商的业务增长面临一定压力,降本增效成为应对挑战的策略之一。
东北证券相关负责人称,为降低人力成本,公司各业务条线充分考虑行业形势、部门业务规划、发展方向、成本效能等综合因素,对现有人员的数量、质量、结构进行分析,做好内部人员的调配及优化,推导更为科学严谨的用人需求。
有券商人士称,公司多年未进行校招,行业近年处于紧缩阶段,不校招也是趋势使然。
部分券商暂停校招也与并购有关,实施并购后往往会有人力冻结的动作,校招也会因此暂停。一家正实施并购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,公司明年主要工作是对原两家券商团队的整合,校招也因此暂停。“合并审批完成后,人才整合是主要工作。”该人士称。
亦有券商因原控股股东重整,校招已停滞多年。
自营、金融科技相关岗位逆势扩招
此外,业务条线不同,券商校招状况也有所不同。有券商向记者反馈,在自营、资管、债券方面有逆势扩招迹象。
今年前三季度,自营、固收、资管表现较好,自营一度成为部分券商业绩“翻身”的重要力量。今年前三季度,43家上市券商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316.89亿元,同比增28.1%。
此外,对较大规模券商而言,金融科技方向的校招岗位受到重视。